伴随着中国军民齐心协力顽强抵抗,以及美国向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和苏联红军钢铁般的攻势席卷关东军,在中国持续兴风作浪整整十四年的日本侵略者最终不得不低头认输,吞下了失败的苦果。这个过程如同漫长而激烈的风暴,最终将那个曾横扫亚洲的帝国摧毁殆尽。
无论日本人内心多么骄傲自大,帝国崩溃的事实已不可抗拒,曾被视为权威象征的天皇和其他高层领导人如今都面临着被审判的命运。曾经的荣耀变成了今日的罪责,辉煌成为过眼云烟,历史的铁锤毫不留情地落下。
作为三大法西斯轴心国的领袖,希特勒早已自焚身亡,墨索里尼也遭到了枪决,如今剩下的就只有裕仁天皇。此刻,色厉内荏的裕仁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急切地寻找一条能自救的出路。
展开剩余91%裕仁最终想到了一个古老而狡诈的策略——美人计,目标正是那个被誉为“五星天皇”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这个计谋的应用,暗含着一场政治与欲望交织的博弈。
1945年8月28日,日本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迎来了一架美军C-54运输机。飞机轰鸣着降落在跑道上,当舱门缓缓打开,一个高大威武的身影走了出来。他身着硬朗的军装,戴着一副黑色墨镜,嘴里叼着标志性的玉米芯烟斗,气势非凡。
这正是雄心勃勃的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日本土地,准备推行美国期望的民主自由化改革。此时的东京仍未完全解除武装,关东平原上仍驻扎着23个师的日军,厚木机场也布满了防空工事,若有人试图作乱,麦克阿瑟的生命将危在旦夕。
然而,事实证明,日本人在面对美利坚原子弹的威慑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只是,这也让他们不得不多了一位“天皇”和“国父”,一个新的历史角色开始诞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于1880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军人世家,堪称正统的星条旗贵族。十九岁时,他考入了享誉盛名的西点军校,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凭借着卓越的才智和坚韧的意志,麦克阿瑟以创纪录的98.43分毕业,成为西点历史上的佼佼者。
他的军事生涯一路高升,从一名工程兵少尉起步,逐渐晋升至陆军参谋长、菲律宾元帅等重要职位。二战爆发前夕,麦克阿瑟的风头正盛,被认为是美国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将领之一。
但人生总有起伏,在菲律宾,他遇到了强劲的敌人——日本军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远东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指挥部队对抗日军,却因指挥失误导致菲律宾的美军机场和战机被摧毁,防空体系几近瓦解。
接下来的战斗中,麦克阿瑟麾下的美菲联军节节败退,战线迅速崩溃。深感绝望的他几乎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最终选择了逃离战场。
作为一名军队司令,麦克阿瑟弃兵而逃,带着家人、佣人及一条宠物狗,乘坐鱼雷艇远赴4000多公里外的安全地带。他的离去导致部队被日军俘虏,俘虏们在被押送到战俘营的漫长徒步途中遭受残酷虐待,7万人中超过4万人惨死,这段惨痛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讽刺的是,麦克阿瑟临阵脱逃,不仅没有受到军事法庭的惩罚,反而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提拔晋升,升至上将军衔。这也反映出美国军方某种程度上的人情世故。在逃离时,他放出豪言:“我还会回来的!”
表面上,麦克阿瑟似乎矢志复仇,实则他更热衷于谋求政治前途。1944年,他参与了总统竞选,尽管失败,但他依然获得了“五星上将”的军衔提升。
随着日本日渐衰败,麦克阿瑟宣布要收复失地。最终,他成功带领盟军收复菲律宾,并作为盟军代表,在“密苏里”号战舰上接受了日本正式投降。
从战场上的颓势将军到民族英雄,麦克阿瑟的转变令人瞩目,但他并未满足于此,志在成为“日本国父”。他乘坐专机抵达日本,决心改造战后的日本,使之成为符合美国利益的民主国家。
他身穿经典夹克军装,嘴叼玉米芯烟斗的形象,出现在厚木机场,场面虽壮观,但也有几分滑稽。尽管后人对此多有嘲笑,裕仁天皇当时却无暇顾及这些笑谈,他正苦苦挣扎,企图逃脱与盟友相似的命运。
以珍珠港事件为由,美国本有充分理由将裕仁推上绞刑架,更别说“巴丹死亡行军”给麦克阿瑟带来的耻辱与仇恨。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麦克阿瑟不仅没有将裕仁送审,反而选择保留他的地位,让他成功逃过战后的惩罚。
这背后隐藏着一股神秘力量——并非爱情,而是肉欲的诱惑。裕仁献上了一位绝世美人,成功俘获了麦克阿瑟的心,使其放下仇恨。
这位美女名叫原节子,被誉为“昭和女神”,1920年生于横滨一个普通家庭,原名会田昌江。学生时代,她就读于横滨私立高等女子学校,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谋生。
原节子容貌出众,虽不算倾国倾城,却气质大方,明亮的双眸散发着独特魅力,极适合从事演艺事业。在姐夫、电影导演熊谷久虎的引导下,她进入电影圈,因首部电影角色名“节子”,遂取艺名“原节子”。
她迅速走红,曾主演德日合拍电影,并于1937年加盟东宝电影公司。战争期间,她参与了多部宣传军国主义的“国策电影”,如《ハワイ?マレー冲海戦》《决戦の大空へ》等,成为国民级明星,赢得“昭和女神”的美誉。
尽管电影中日军形象英勇无比,但现实是日本在盟军的重击下节节败退,这只狼已由嚣张变得摇尾乞怜。为了求得麦克阿瑟宽恕,裕仁精心谋划,终于找准对方软肋——作为常年征战的军人,麦克阿瑟最渴望的是女人的温柔。
曾经日军在东亚残害无数妇女,而如今日本妇女成为拯救天皇性命的筹码。裕仁物色美女,锁定了声名远扬的原节子,她的外貌极符合西方审美,成了完美的“美人计”工具。
确定人选后,裕仁脱下和服,换上西装,前往麦克阿瑟下榻的宾馆。据传两人言谈甚欢,不久麦克阿瑟便参与了裕仁举办的舞会,原节子也如期亮相。
年届六十六、孤独已久的麦克阿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被26岁的原节子迷倒。两人春宵一度,原节子不断低声倾诉,为她的使命添砖加瓦。不久,麦克阿瑟向时任总统杜鲁门传达了对日本局势的全新看法。
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为此震惊不已,麦克阿瑟赦免了裕仁,使其免于审判,维持了作为傀儡的存在。日本在战后进行民主改革,虽取消军队、解散财阀、铲除军国主义,但天皇制却依旧存在。
尽管麦克阿瑟的战绩平平,远不及其名声,但若认为一位女子就能使这位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将军神魂颠倒,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显然低估了他的政治智慧。
事实上,麦克阿瑟不过是顺应时势,做了一个利己的权宜之计。见识到日本国民对天皇绝对的服从与影响力后,他意识到,处死天皇并将日本推向敌对阵营,绝非明智之举。
更合理的做法,是利用天皇的号召力,让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新桥头堡。因此,保留天皇制度成了战略上的必要。
理解这一点后,世人也释然,毕竟政治从来都以利益为先。宽恕裕仁后,麦克阿瑟俨然成了日本“天皇之皇”,掌控着日本政权,一边左右政治,一边与原节子缠绵,享受着比当美国总统更舒适的生活。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无误。随着美苏冷战展开,东亚成为两大阵营角力的焦点,朝鲜战争便是最集中体现。数十年前围绕朝鲜半岛的激战早已历史,但棋局依旧,棋手换了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军节节败退,麦克阿瑟凭借仁川登陆一举扭转局势,重夺主动权,再度成为“救世主”。但这“救世主”称号的水分,恐怕不亚于当年李云龙的战绩。
仁川登陆时,美军兵力达七万,海空支援充足,而朝鲜人民军仅有两千余人,缺乏重装备和空中力量。如此一场战斗,更多是满级大佬在新手村屠杀,根本谈不上指挥天才。
最终,麦克阿瑟遇上了志愿军彭德
发布于:天津市广盛网配资-南平期货配资-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股票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